在众多的切花菊种类中,除了单头菊是主要消费品种,多头菊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是国际市场的主要切花品种之一,每年欧洲和日本的消费量均在10亿支左右。在日本,多头菊更是占有15%的鲜切花市场份额,远大于月季、康乃馨、百合等国内市场流行的切花品种。然而纵观国内市场,除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有少量低品质的花外,其他季节几乎找不到多头菊。就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内多家种植多头菊的企业及荷兰着名菊花育种公司DeliflorChrysantenB.V.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陈林。
看消费:作配花,品种更新慢
据陈林介绍,多头菊保鲜期长,能达到半月之久,还具有花多色繁、群观效果好等特点,因此在日本和欧美的高级酒店、宾馆很受欢迎,加之其花色品种丰富,可单独做成花束,是欧美家庭主妇最常用的鲜花之一。
而在国内,多头菊多以配花身份出现,使用范围受到局限。陈林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消费者对多头菊应用形式了解不足,但归根结底还是与产品本身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内的多头菊生产以农户为主体,品质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在市场流通的多头菊品种大多是十几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品种过于单一,且在多代扩繁后,品种的种植特性已变得很不稳定,和原有品种特性已相差甚远。相比之下,欧美地区每年都会有上百种多头菊推向市场,属切花产品中品种更新速度最快的花卉之一。
问原因:投入大,种植门槛高
多头菊在国内市场目前只是“星星之火”,种植企业不多,且多为广东、云南等地的农户种植,产品单一,品质参差不齐,供货主要集中在每年下半年及第二年的春季。
从1999年开始种植多头菊的云南锡都花卉公司目前年产多头菊400万支,产品集中供应国内市场,少量出口到国外。该公司总经理蔺楠认为,种植多头菊的企业少主要是因为多头菊种植难度高,初期投入大。他指出,即便在云南,多头菊若想实现周年供应,也需一定的硬件设施,保证冬天能补光、夏天能遮黑,同时做好保温、降温工作,把温度控制在多头菊的理想生长温度区间。计算下来,多头菊产前的设施投入平均每平方米在80元至100元之间,“这无疑是花卉行业中的高投入,因此,在广东和云南等地,种植农户多数只能利用自然气候露天种植,所以花朵品质和产品供应周期的稳定性都无法得到保证。”蔺楠说。
对于这一问题,陈林也持同样观点。她表示,企业的硬件设施是他们公司在寻找合作伙伴时考虑的第一要素。以夏季生产为例,如果没有好的生产设施,夏天生长温度过高,多头菊花朵容易畸变,花朵颜色也会产生变异,品种的完美状态很难呈现,产品品质就会大打折扣。种植多头菊还要定期做好土壤消毒工作,不然会影响后期的产花量和品质。此外,由于多头菊的卖点是一个多品种组合,不是单一品种,而不同品种的多头菊栽培习性各不相同,因此大大加大了多头菊规模化种植的难度。“多头菊的市场特点是花色品种越丰富越好,不像单头菊、百合、月季等其他切花靠单一品种就能主打市场。因此,企业需要同时种植多个品种,掌握各个品种的种植技术,调控好开花时间,保证供货时品种类型的齐全。”陈林说。
探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足
尽管种植多头菊有较高技术门槛和设备要求,但近几年,国内一些企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也开始尝试种植。云南德丽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军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们公司第二年种植多头菊,多头菊年出口量为350万支,主要出口到日本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多头菊的消费市场大,另一方面种植多头菊能丰富公司切花菊的出口类型,使产品呈多元化趋势,增加公司销售的新赢利点。北京双卉新华园艺有限公司今年也有一批多头菊在北京周边市场投放,总经理刘克信说,今年他们是小规模试种,试种成功后,明年将加大种植量。陈林也告诉记者,应国内一些生产企业的要求,目前他们在大连、青岛、上海、北京、昆明等地安排了少量试种。
不过对于这些新“入行”的多头菊生产企业,陈林希望国内企业在投入生产之前要注意三个事项:第一,最好通过正规菊花育种商获取种苗和品种源,不要在不了解品种特性的条件下盲目种植;第二,考虑自身是否具备投入多头菊周年生产的设施条件;第三,由于多头菊的枝条比较多,每支多头菊的重量几乎是月季或康乃馨的两倍,运输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在投入多头菊生产之前,最好也将离市场远近作为考虑要素。据悉,目前大部分菊花出口企业设在沿海地区,就是考虑到可以直接出海这个因素,同时,也正是运输的问题,影响了昆明多头菊的大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