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敦桢,1897年9月19日出生于新宁县一个清代官宦家庭。1908年就读于长沙楚怡学校,由于受参加同盟会的兄长影响,从小立志报效祖国,走“科学救国”的道路,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和建筑科读书。1922年学成归国,在上海等地从事建筑和建筑教育工作,为国内培养了首批建筑人才。1927年参与筹组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加入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古建筑文献的发掘和考订。1943年以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界就有“南刘北梁”之说,南刘指的就是刘敦桢,北梁指的是梁思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敦桢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主任。除教学工作及培养中青年教师以外,在开展对我国传统民居与古典园林的大规模研究,以及参加并主持对我国建筑历史的全面总结与撰写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和决定性的工作。曾当选南京市、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任一级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逝世于南京。 他创建了由中国人经营的第一个建筑师事务所———华海建筑师事务所。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工作,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在对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对中国传统民居和园林的系统研究方面,都奠定了这一学科的主要基础。曾多次主持全国性的建筑史编纂工作,出版了《苏州古典园林》等颇有影响的专着。建国以后,刘敦桢除了继续授课外,还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其中不少人成为国内建筑界多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中坚骨干。他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工作投入了极大精力。该书以内容丰富、图文精美着称,1988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对金钱看得很淡,作为一个建筑大师,从未给自己和家庭盖过一砖片瓦、留下什么物质财产,只有倾毕生心血创造的许多书稿留给后人。在半个世纪中,他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为了办好自己所创建的建筑系,他多次放弃了经济上或职务上的好机遇,一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